“后P2P时代”非法集资玩出新花样? 检察机关见招拆招应对金融犯罪新变化

2023-08-01 18:31:10 来源:上海政法综治网

“产品佳,前景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低投入,高回报,一次投资快速致富。”

养老社区、乡村建设、生物科技、光伏产业……这些看似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契合国家产业发展方向的实体投资项目到底是真是假?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所办理的马某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案中,马某某所实际控制的公司以定向投资“美好乡村”建设项目为由,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对外允诺年化收益率10%-12%,宣传销售“美好乡村”建设项目固定收益权类理财产品,以此非法募集资金,所募集资金被用于公司日常经营和个人挥霍。

这种以向客户销售理财产品的方式骗取资金的行为,被检察官称为“概念”理财型非法集资手段。犯罪分子利用新兴产业、虚构实体投资项目,将其包装为债权转让类理财产品,令人难辨真伪,极易上当受骗。

近日,浦东检察院发布《金融检察白皮书(2018-2022)》,通报浦东新区五年来金融犯罪的变化趋势、案件办理基本情况及检察机关履职情况。

犯罪手段翻新,新类型金融犯罪案件不断出现

2018年至2022年,浦东检察院共受理金融犯罪审查逮捕案件2359件3368人,审查起诉案件3046件4094人,案件数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案件类型主要涉及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类犯罪、金融诈骗类犯罪、扰乱市场秩序类犯罪、侵犯财产类犯罪四大类。

其中,非法集资类案件数量居于首位,不断出现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私募基金领域非法集资案件大幅增加,犯罪手段不断翻新,网络传销型非法集资抬头。信贷领域逐渐成为金融犯罪多发地。其中,骗贷类案件主要集中在“消费贷”“经营贷”领域,而放贷类非法经营案件则以线上方式为主,呈现全链条、专业化、产业化的特点,犯罪团伙分工明确。会上,检察官还分享了“后P2P时代”新型非法集资犯罪的六种新形势,包括金融传销型、购物包租型、违规私募型、伪“虚拟币”交易型、股权投资型、“概念”理财型。

其次,非法经营证券期货类案件仍然高发。以非法经营境内外证券期货业务平台为代表的非法经营类案件及以“杀猪盘”为代表的网络诈骗犯罪常见多发,主要有非法经营场外配资、非法经营境外期货、“虚盘交易”模式网络诈骗三类。以“虚盘交易”模式网络诈骗犯罪为例,犯罪分子常常通过自行开设互联网交易平台,开发专用APP、微信公众号等进行虚假宣传,投资人的入金并未进入证券期货市场,而是被犯罪分子控制使用。“此类金融与网络交织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电信诈骗的升级版,在近年来也呈现了高发态势。”

防范化解风险,找准金融检察履职“着力点”

“金融犯罪案件的变化其实反映出在网络时代,网络金融犯罪问题凸显,金融违法犯罪活动波及面大、危害性强,但又更加隐蔽复杂,打击难度因此增大。”

在过去的五年里,为应对金融犯罪案件的变化趋势,浦东检察院积极发挥更主动的司法作为和服务,为有效打击和预防金融犯罪、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引领区建设提供了更好的法治保障。

一是树立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目标,以高质量检察服务 护航引领区法治建设。充分发挥“首例首效”的积极作用。办理的“6.7人伤黄牛骗保”系列保险诈骗案,有效解决案件证据审查和法律适用难题,依托行政、刑事、民事三个环节的有效衔接,清理整顿了盘踞多年的行业隐患;办理的借“虚拟币”“区块链”“元宇宙”等热门概念实施的新型金融犯罪,为司法理论的前瞻性研究提供指引等。

二是落实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工作,深度参与金融综合治理。先后开展车险行业、贷款中介专项整治、洗钱犯罪、养老诈骗专项打击等,在个案办理过程中同步发掘所涉行业典型性的监管漏洞、黑灰产问题,对于一些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促使行业规范运营;探索数字赋能金融检察,通过构建数字化监督模型,以大数据碰撞的方式发现特定领域的类案线索,着力破解了新型金融犯罪案件的难点堵点;开展多渠道、多载体、多形式的金融领域法治宣传等。

三是持续推动金融检察制度创新,突出金融检察专业化建设。在全国率先探索金融检察“四合一”综合履职。设立证券期货、银行保险等专业化办案组,办理一批全市乃至全国首例的期货对敲案、骗购外汇案等;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牵头与区法院、区公安分局、区金融局建立金融风险防控联席会议机制,重点打击新类型金融犯罪;依托办案与人民银行反洗钱部门建立会商研讨、数据共享等衔接机制,实现反洗钱工作常态化合作;牵头建立上海自贸区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吸纳金融领域人才加入专家智库,并通过异地委托机制成功办理了陕西某公司企业合规案等,帮助企业树立、构建合规经营理念和长效合规管控制度。

标签:

MORE >最新资讯

15037178970

MORE >婚姻法

Copyright 2004-2022 zhaofa.com.cn 版权所有   邮箱:434 922 62@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3000331号-27 有害信息举报